辅新书院的中国商业现代化实践 ——2025全国两会解读专题研讨会侧记
发布时间:2025-03-29来源:人民论坛网

  一、冯友兰“旧邦新命”思想:中国商业现代化的文化根基

  在2025年全国两会解读专题研讨会上,辅新书院院长华鹏程以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开篇,强调“阐旧邦以辅新命”是当代中国商业伦理重构的核心逻辑。冯友兰曾将《诗经》中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”提炼为“旧邦新命”,主张从传统中汲取智慧以推动现代转型,这一思想与当下中国“高质量发展”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。辅新书院以“士魂商才”为核心理念,致力于推动中国商业现代化,将儒家“士志于道”与道家“天人合一”融入现代企业管理,倡导商业活动需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,呼应了冯友兰“极高明而道中庸”的实践哲学。

  辅新书院通过“士魂商才”培养体系,试图弥合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商业技能的鸿沟。例如,书院联合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等学者,开设《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商业管理思想史》课程,以佛教经济思想中国化为例,探讨价值观统一对企业治理的深层影响。

  二、产学研协同:辅新书院的创新实践平台

  辅新书院以“政产学研资”五位一体模式,构建了全国30余个分院的协同网络。2023年合肥走进上市公司研学期间,书院组织企业家参访安徽富煌集团,其“科技引领、实业报国”的文化与书院倡导的“资本向善”形成共振。富煌集团总裁戴阳分享的党建与创新管理经验,成为企业家对标长三角科创经验的鲜活案例。

  清华大学田国强教授指出,经济转型需依托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,而辅新书院通过融合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学术资源,搭建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桥梁。例如,书院邀请王晓毅教授以《人物志》解析领导力,张学智教授借阳明心学阐释商业伦理,将传统智慧转化为现代管理工具。

  三、资本向善:商业伦理的重构路径

  “资本向善”是辅新书院在研讨会中反复强调的主题。华鹏程提出,资本的社会属性需回归“致中和”的东方智慧——既非放任逐利,亦非道德绑架,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引导资本服务于公共利益。这一理念与《中庸》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一脉相承,强调商业行为需在个体需求与社会规范间取得平衡。

  书院通过“中华仁商博物馆”与《中国商业通史》编纂项目,系统梳理晋商、徽商等传统商帮的伦理遗产。例如,徽商“贾而好儒”的传统与晋商“义中取利”的信条,为当代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历史镜鉴。同时,书院联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,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,借鉴冯科教授提出的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理论,推动科技企业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。

  四、书院模式与国家战略的耦合

  (一)文化赋能乡村振兴:将“城市文脉传承”融入县域经济,引导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,如老字号“王致和”通过非遗技艺活化带动地方就业的模式。

  (二)创新驱动与国际竞争:借鉴广州天河路商圈“万亿元级商圈”经验,推动传统商业向体验经济转型,同时以“一带一路”为载体输出中国商业伦理范式;

  (三)金融治理现代化:参照田国强教授“优化金融供给”主张,完善中小企业复合型融资体系,防范资本无序扩张。

  结语:旧邦新命与未来商业文明

  冯友兰晚年预言“中国哲学必将大放光彩”,而辅新书院正以“士魂商才”与“资本向善”的探索,将这一预言转化为商业领域的现实。书院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智慧的现代诠释,更是构建中国式商业文明的重要实验——正如华鹏程所言:“让资本有温度,让商业有灵魂,才是旧邦新命的真谛。”


关键词: 辅新书院


责任编辑:晨曦

上一篇:凝聚温商力量 赋能创新发展 河南省温州商会促进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暨2025年新春团拜会在郑州召开
下一篇:河南省公共关系协会调研驻马店市公共关系协会 共谋省市公关事业合作新路径